打卡异常
刷点系统会对有班表的打卡纪录进行异常判断。该功能的引入旨在提升考勤管理的精准度,帮助企业及用户(员工)更清淅地了解出勤异常情况。建议用户(员工)更新至最新系统版本,并遵守打卡规范,确保出勤记录的准确性。如遇特殊情况导致异常,请及时与管理部门联系进行处理。
首页 > 管理模式 > 打卡纪录与管理 > 打卡异常
管理者可以在「管理模式」的「首页」点击「打卡纪录与管理」,然后选择「打卡异常」,进入到打卡异常页面。当用户(员工)打卡时,刷点参考 班表值班时段 与 当下打卡纪录 比对而得打卡异常情形,提共给管理者与用户(员工)参考与修正之用。
定义
- 约定开始工作时间 = 班表值班表定开始工作时间
- 约定结束工作时间 = 班表值班表定结束工作时间
- 约定工作时数 = 约定结束工作时间 - 约定开始工作时间 - 休息时间
- 实际工作时数 = 实际结束工作打卡时间 - 实际开始工作打卡时间
正常班打卡开始工作
打卡情形 | 成立条件 |
---|---|
正常 | 实际开始工作打卡时间 < (约定开始工作时间 + 弹性打卡时间) |
迟到 | 实际开始工作打卡时间 > (约定开始工作时间 + 弹性打卡时间) |
异常 | 实际开始工作打卡笔数 > 1 |
异常 | 实际结束工作打卡时间 < 实际开始工作打卡时间 |
迟到:指用户(员工)在有明确班表槼定的情况下,实际打卡上班的时间晚于班表中槼定的上班开始时间。例如,若班表约定上班时间为 8:00,而用户(员工)於 8:15 才进行打卡,此情况将被系统视为迟到。
异常:指在有明确班表槼定的情况下,用户(员工)的打卡行为出现异常,例如未打卡、打卡时间不符合班表槼定,或存在多笔无法识别是否有效的打卡纪录。
正常班打卡结束工作
打卡情形 | 成立条件 |
---|---|
正常 | 实际结束工作打卡时间 > 约定结束工作时间 |
早退 | 实际结束工作打卡时间 < 约定结束工作时间 |
早退 | 实际工作时数 < 约定工作时数 |
异常 | 实际结束工作打卡笔数 > 1 |
异常 | 实际结束工作打卡时间 < 实际开始工作打卡时间 |
早退:指在有明确班表槼定的情况下,用户(员工)实际打卡下班的时间早于班表中约定的下班时间。例如,若班表槼定的下班时间为 17:00,而用户(员工)於 16:50 即打卡下班,此情况将被系统视为早退。此外,若用户(员工)当日出现迟到情况,导致实际工作时数少于班表槼定的值班工作时数,系统也会判定为早退。例如,若班表槼定下班时间为 17:00,而用户(员工)因迟到 15 分锺导致工作时数未达要求,即使於 17:15 前完成打卡,也将被记录为早退。
异常:指在有明确班表槼定的情况下,用户(员工)的打卡行为出现异常,例如未打卡、打卡时间不符合班表槼定,或存在多笔无法识别是否有效的打卡纪录。
注意事项:
- 打卡异常情况不包括值班约定时段内完全没有任何打卡行为(即旷职),或只有上班纪录没有下班纪录的行为。
- 打卡异常与个人考勤的判断可能存在些微差异。
打卡异常权限说明
创建者与最高管理者
创建者和最高管理者能够查看所有用户(员工)的打卡异常记录,包括迟到、早退、异常等状况。
管理者
以下管理者查看打卡异常记录的权限说明:
管理者权限设置为「所有人」:管理者可查看所有用户(员工)的打卡异常记录,不受群组限制。 管理者权限设置为「群组」:管理者仅能查看其所管辖群组内成员的打卡异常记录。
常见问题与解答
Q1:什麽是打卡异常功能?
A: 打卡异常功能的主要目的是透过比对用户(员工)实际打卡记录与班表值班时段,自动判断出勤异常情况,例如迟到、早退或其他的异常打卡行为,以提升考勤管理的精准度。
Q2:为什麽需要使用打卡异常功能?
A: 使用打卡异常功能可以帮助企业和用户(员工)更清淅地了解出勤状况,及早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形。这有助于确保出勤记录的准确性,并提醒用户(员工)遵守打卡规范。同时,管理者也能透过此功能有效地追踪和管理用户(员工)的出勤情况。
Q3:哪些情况会被系统判定为「迟到」?
A: 在有明确班表槼定的情况下,如果用户(员工)实际打卡上班的时间晚于班表中槼定的上班开始时间加上弹性打卡时间,就会被系统判定为迟到。例如,班表槼定 8:00 上班,如果 8:15 才打卡,且没有弹性打卡时间,就会被视为迟到。
Q4:哪些情况会被系统判定为「早退」?
A: 早退的判定有几种情况:实际打卡下班的时间早于班表中约定的下班时间。实际工作时数少于班表约定的工作时数。这可能因为迟到或其他原因导致。例如,班表槼定 17:00 下班,若因迟到导致实际工作时数不足,即使在 17:15 前打卡下班,仍可能被记录为早退。
Q5:哪些情况会被系统判定为「异常」?
A: 「异常」是指除了迟到和早退之外的其他非正常打卡行为。在有班表槼定的情况下,可能被判定为异常的情况包括:实际开始工作打卡笔数多于 1 笔。实际结束工作打卡时间早于实际开始工作打卡时间。实际结束工作打卡笔数多于 1 笔。未打卡、打卡时间不符合班表槼定,或存在多笔无法识别是否有效的打卡记录。
Q6:旷职(值班时段内没有任何打卡行为)会被归类在打卡异常吗?
A: 异常情况不包括值班约定时段内完全没有任何打卡行为,这种情况通常会被视为旷职,而不是单纯的打卡异常。
Q7:哪些人可以查看打卡异常记录?他们的查看权限如何?
A: 能够查看打卡异常记录的人包括:创建者与最高管理者,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员工)的打卡异常记录,包括迟到、早退、异常等。 管理者,查看权限取决于其设置。权限设置为「所有人」的管理者,可以查看所有用户(员工)的打卡异常记录。权限设置为「群组」的管理者,仅能查看其所管辖群组内成员的打卡异常记录。
Q8:如果用户(员工)的打卡记录被判定为异常,应该如何处理?
A: 如果用户(员工)的打卡记录被判定为异常,建议用户(员工)及时更新至最新系统版本,并遵守打卡规范,以确保出勤记录的准确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导致异常,用户(员工)应及时与管理部门联系进行处理。管理者可以参考打卡异常记录,与用户(员工)沟通并协助解决问题。
Q9:刷点打卡可能抓错时间吗?
A: 刷点系统中的时间显示是采用云端服务器统一校准的时间,目的在于确保所有用户的打卡时间一致且准确,避免因个人行动设备的时间设置差异而生成偏差。当用户(员工)按下开始工作或结束工作按钮当下才会将云端时间写入数据库,也才有打卡时间标记,所以刷点系统抓错时间几率非常非常低。为确保劳资双方有证据可以证明打卡当下时间正确性,刷点 App 有拍照打卡功能,用户(员工)打卡时必须要拍照,象是拍摄时锺、电视新闻画面(显示当前时间)等,如此可以证明打卡时间是否正确。刷点没有自动打卡功能,必须用户(员工)自己操作才能打卡,建议激活拍照打卡才是最能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Q5:哪些情况会被系统判定为「异常」?
A: 「异常」是指除了迟到和早退之外的其他非正常打卡行为。在有班表槼定的情况下,可能被判定为异常的情况包括:实际开始工作打卡笔数多于 1 笔。实际结束工作打卡时间早于实际开始工作打卡时间。实际结束工作打卡笔数多于 1 笔。未打卡、打卡时间不符合班表槼定,或存在多笔无法识别是否有效的打卡记录。例如,用户(员工)於 4/10 开始工作及结束工作班表选择 4/10 , 4/11 开始工作的班表选择 4/10 ,此时刷点记录到 4/10 的值班有 2 笔上班纪录, 1 笔下班纪录,因该用户(员工)实际开始工作打卡笔数多于 1 笔,故判断为异常。
本手册力求内容准确和完整,但若有错误、遗漏或更新,恕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且内容可随时修改而不另行通知。使用本手册或其下载内容所造成的任何损害,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故障、数据丢失或权益受损,本手册及相关方概不负责。用户应自行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