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模式
打卡模式主要是提供給「使用者(員工)」使用。
打卡首頁說明
當您登入系統後,將會進入「打卡模式」首頁,顯示今日資訊與常用功能選單。以下為首頁各區塊功能說明:
主畫面功能總覽
進入系統後,您會看到以下主要功能選單:
功能名稱 | 功能說明 |
---|---|
打卡紀錄(無班表) | 查看未排班的打卡紀錄。 |
所有打卡紀錄 | 查看所有已打卡紀錄。 |
我的考勤 | 查看考勤統計與異常紀錄。 |
我的假單/請假 | 申請請假或查詢假單進度。 |
補打卡 | 用於補登遺漏的打卡紀錄。 |
我的班表 | 檢視個人班別與排班資訊。 |
我的申請 | 查看或申請請假、加班等事項。 |
我的上傳 | 上傳相關工作文件或附件。 |
公告 | 瀏覽公司或管理者發布的最新公告,紅點表示有新通知。 |
制度 | 參閱公司內部制度、規則等文件,紅點表示有新通知。 |
目標 | 檢視個人年度或月度目標,紅點表示有新通知。 |
下載文件 | 下載常用表單或工作資料。 |
國定假日 | 查詢公司放假日與國定假日資訊。 |
底部功能區塊:
- 首頁:返回主畫面。
- 探索:瀏覽未知功能。
- Premium:訂閱方案。
- 更多:打開選單查看更多設定與個人資訊。
中央大按鈕:打卡
點擊藍色「打卡」按鈕可快速進行上下班打卡操作。
時間
首頁 > 打卡模式 > 時間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時間」。本應用顯示的時間採用雲端伺服器統一校準的時間,與個人行動裝置(如手機、平板)的本地時間無關。這種設計確保所有使用者的打卡時間保持高度準確和一致,不會因個人設備時間設定的差異而產生偏差。此外,應用中的時間顯示會根據使用者(員工)在建立組織時所設定的時區自動調整,以符合組織的所在地區標準,進一步提升操作的便利性和準確性。
日期
首頁 > 打卡模式 > 日期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日期」。根據使用者(員工)設定的時區,系統將自動顯示當前的日期,確保所見日期與組織所在地的時區保持一致,無需額外調整,提供準確且一致的時間基準。
星期
首頁 > 打卡模式 > 星期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星期」。系統將根據使用者(員工)設定的時區,自動顯示當前的星期幾,確保與組織所在地的時區完全一致,為使用者(員工)提供準確且可靠的日期資訊。
現在時刻
首頁 > 打卡模式 > 現在時刻
日期與時間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顯示當天的日期與實時更新的當前時間。使用者(員工)可以看到「今天日期」,例如:4 月 23 日 星期三,使用者(員工)可以看到「現在時刻」,例如:09:49:02。系統會根據使用者(員工)設定的時區,自動顯示當前的具體時間(小時與分鐘),確保時間資訊與組織所在地的時區完全同步換算,提供準確且一致的時間基準,方便各項操作的進行。
雲端同步
每次打卡時,系統會自動將資料同步至雲端,確保數據的安全性、即時性和準確性。即便使用者更換設備或遇到設備異常,所有打卡記錄依然可從雲端即時還原,保障資料不遺失。此外,雲端同步功能也讓多角色協作更高效,例如 HR 和管理層能隨時訪問最新的考勤數據,實現跨部門的無縫協作。
時間更新頻率
時間顯示將每秒自動更新一次,確保使用者看到的時間始終與伺服器同步,提供準確且即時的時間資訊,讓打卡和其他操作更加可靠。
時區變更
使用者(員工)可自行變更時區,不會影響到組織或其他使用者(員工)的時區設定。
資料保護
所有打卡資料均經過加密處理後存儲在雲端伺服器,確保數據在傳輸與保存過程中的安全性。同時,我們嚴格遵循資料保護相關法規,全面保障使用者(員工)的隱私權,防止資料遭受未授權訪問或洩露。為使用者提供安心、可靠的數據管理環境。
身分
首頁 > 打卡模式 > 身分
「打卡模式」的「首頁」顯示使用者名稱,就是登入者的姓名(例:王小明)。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分」。此處會顯示使用者(員工)從的身分,包含姓名與職稱等。
姓名
首頁 > 打卡模式 > 姓名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自己的「姓名」。此處會顯示目前使用者(員工)從的姓名。
職稱
首頁 > 打卡模式 > 職稱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自己的「職稱」。此處會顯示目前使用者(員工)的職稱。
休假狀態
首頁 > 打卡模式 > 休假狀態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休假狀態」。休假狀態的假別資訊包含剩餘特休時數、剩餘補休時數、已用病假、已用事假。在此區域,使用者(員工)可以查看特休、補休、病假、事假的使用情況。
提示:按住畫面往下拉可以重新整理資料。
特休
首頁 > 打卡模式 > 休假狀態 > 特休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特休」的「休假狀態」。此區域顯示使用者(員工)的特休狀況,以及剩餘的特休小時數,使用者(員工)可點擊查看特休詳細資料。
注意!如果特休時數不正確,請聯繫組織管理者。
補休
首頁 > 打卡模式 > 休假狀態 > 補休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補休」的「休假狀態」。此區域顯示使用者(員工)的補休狀況,以及剩餘的補休小時數,使用者(員工)可點擊查看補休詳細資料。
注意!如果補休時數不正確,請聯繫組織管理者。
病假
首頁 > 打卡模式 > 休假狀態 > 病假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病假」的「休假狀態」。此區域顯示使用者(員工)自當年 1/1 至今已使用的病假狀況,以及剩餘的勞基法規定病假小時數,使用者(員工)可點擊查看病假詳細資料。
根據台灣《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員工每年最多可以請 30 天的普通病假,病假以一天工作 8 小時計算,因此病假小時數的上限為 240 小時。
事假
首頁 > 打卡模式 > 休假狀態 > 事假
使用者(員工)從「打卡模式」的「首頁」可以看到「事假」的「休假狀態」。此區域顯示使用者(員工)自當年 1/1 至今已使用的事假狀況,以及剩餘的勞基法規定事假小時數,使用者(員工)可點擊查看事假詳細資料。
根據台灣《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員工每年最多可以請 14 天的事假,事假以一天工作 8 小時計算,因此事假小時數的上限為 112 小時。
常見問題與解答
Q1:「打卡模式」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A: 「打卡模式」是專為員工設計的首頁介面,提供多項實用功能。主要功能包括:查看未排班和所有已打卡紀錄、「我的考勤」統計與異常紀錄、申請請假或查詢假單進度(「我的假單/請假」)、補登打卡(「補打卡」)、檢視個人班表(「我的班表」)、查看或申請請假與加班等事項(「我的申請」)、上傳文件(「我的上傳」)、瀏覽公告與制度文件(「公告」、「制度」)、檢視個人目標(「目標」)以及下載文件(「下載文件」)和查詢國定假日(「國定假日」)。此外,底部有快速導航區塊(首頁、探索、Premium、更多)及用於快速打卡的核心按鈕。
Q2:系統如何確保打卡時間的準確性?
A: 系統採用雲端伺服器統一校準的時間,與個人裝置的本地時間無關,確保所有使用者的打卡時間高度準確和一致。時間顯示會每秒自動更新一次,並根據使用者設定的時區進行調整,以符合組織所在地標準。這種設計消除了因個人設備時間設定差異造成的偏差,提供了可靠的時間基礎。
Q3:使用者可以在哪裡查看自己的身份資訊?
A: 使用者可以在「打卡模式」的首頁看到自己的身份資訊,這包含了登入者的姓名和職稱。這個區域明確地顯示了目前使用者的身份,方便使用者確認個人資訊。
Q4:如何查看自己的休假狀態?
A: 在「打卡模式」的首頁,使用者可以看到「休假狀態」區塊。此處顯示特休、補休、病假和事假的使用情況,包括剩餘的特休和補休時數,以及當年已使用的病假和事假時數。使用者可以點擊各假別查看詳細資料。若發現時數不正確,應聯繫組織管理者。下拉畫面可以重新整理休假狀態資料。
Q5:為什麼系統中的時間顯示與我的手機時間不同?
A: 系統中的時間顯示是採用雲端伺服器統一校準的時間,目的在於確保所有使用者的打卡時間一致且準確,避免因個人行動裝置的時間設定差異而產生偏差。系統時間會根據組織設定的時區自動調整。因此,系統時間與您的手機本地時間不同是正常的,這是為了提供一個標準、可靠的時間基準。
Q6:雲端同步功能有什麼作用?
A: 雲端同步功能會在每次打卡時自動將資料同步到雲端伺服器。這確保了資料的安全性、即時性和準確性。即使使用者更換設備或設備異常,所有打卡記錄都可以從雲端即時還原,保障資料不遺失。此外,雲端同步也便於 HR 和管理層隨時訪問最新的考勤數據,提升跨部門協作效率。
Q7:使用者是否可以自行變更時區?這會影響其他人嗎?
A: 使用者可以自行變更自己的時區設定。這個變更只會影響使用者個人的時間顯示,不會影響到組織或其他使用者的時區設定。這提供了個人化的彈性,同時確保了組織整體的時間基準不受影響。
Q8:我的打卡資料安全嗎?
A: 所有的打卡資料在傳輸和保存過程中都經過加密處理,儲存在雲端伺服器上,確保數據的安全性。系統嚴格遵循資料保護相關法規,全面保障使用者的隱私權,防止資料遭受未授權訪問或洩露,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數據管理環境。
本手冊力求內容準確和完整,但若有錯誤、遺漏或更新,恕不承擔任何賠償責任,且內容可隨時修改而不另行通知。使用本手冊或其下載內容所造成的任何損害,包括但不限於系統故障、資料丟失或權益受損,本手冊及相關方概不負責。使用者應自行承擔風險。